《尘埃终将落定》评测:碎片拼凑成真相

2012年2月,一个幼儿园女孩在小区公园中玩耍时神秘失踪,自此再也没有人见过她——

这是韩国独立游戏《尘埃终将落定》中的情节,游戏由大量支离破碎的信息片段组成,玩家需要通过挖掘主角被尘封的记忆,进而整理和阐述出女孩失踪悬案的全部过程——只是,当记忆中的所有人都在因不同理由而说谎时,这个故事也开始孕育出不同的“真相”。

犯罪片式的情节编排,穿插全篇的叙事诡计,加上碎片化的信息和相对应的玩法,熟悉韩国独立游戏团队Somi的玩家都知道,早从2016年的《指尖战争》开始,这便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在此前的“负罪感三部曲”中,这帮来自韩国的创作者们便已经从“社会”“法律”与“家庭”三个方面,阐述了他们对人情和正义的重新理解——

在吃这套的玩家看来,Somi的作品更像是崇尚极简主义的韩剧,深沉、压抑,理性且残酷,直白却让人印象深刻。

《尘埃终将落定》同样如此,甚至更具“野心”。在三小时左右的篇幅中,它试图从一名充满愧疚的退休老警察的角度出发,讲述一个由于法律、家庭等多方面问题所酿成的悲剧。在这之上,伴随着“单调”的文字和色彩“简陋”的像素插画,故事中角色的感情反而被更好地传达了出来。对一个不那么让人开心的故事来说,这种四处透着“抑郁”的氛围塑造则可以用“刚好”来形容。

从剧本构成上来看,它也有着不少推理故事所具备的基础元素——一名失踪案的“受害者”,悲痛却又充满疑点的“受害者”家属,以及一个处处透着“不合理”的故事。创作者使用了一种巧妙的方式,将调查事件所需要的信息打散,只有从对话中找出正确的来源和时间顺序,才能拼出看似正确的故事。

《尘埃终将落定》的特别之处便在于此。

和大部分推理故事不同,游戏中的“失踪案”早已成为过去时。这时,距离案件的实际发生时间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之久,负责案件调查的主角也因为内疚和羞愧封闭了自己的记忆——她记不清大部分当事人的口供,只有当玩家找到有着“连锁关系”的词条时,才能顺势带出新的关键口供。在这个过程中,玩家需要学会如何处理和推理对话发生的前后顺序,拼凑出错位的真相,又通过不停地试错接近“唯一”的真相,这便是《尘埃终将落定》的核心玩法。

而为了让这种基于叙事诡计本身成为谜团中唯一的“误导项”,《尘埃终将落定》更是割舍了Somi此前的大部分中“多路线”的做法,这间接促成了本作更加完整和紧凑的故事结构,直到事件真相最终大白时,一切线索间的关系才能够显得那么紧密。

可惜的是,当我成功将一切拼凑出来后,《尘埃终将落定》的结局并没有让我感到“真相大白”时的释然,反之是一种类似于“鱼刺卡喉咙”的异样。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来自故事中几个家庭无法挽回的悲剧——但更多的,反而在于仍有逻辑漏洞的故事和线索联想环节。

我猜,这大概是语言或文化上的差异所致,“通过词条激活相关记忆”的设计听上去非常理想,但在实践中却缺少了一些逻辑性。对置身于故事之外的玩家,这种联系更像是一种硬性的程序必然,一切都是为了服务游戏。

而同样,大部分普通玩家也很难拥有韩国的文化或法律背景,自然会对游戏中出现的韩国公安系统及“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追责标准抱有疑问。

我不是说《尘埃终将落定》的故事不好,只是它的故事不符合我作为普通玩家的常识。或许只有在解释了这些后,这种“鱼刺卡喉咙”的感觉才会好受一些。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