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国产恐怖游戏在近年来的受期待程度相当之高,不管是当初的《港诡实录》,还是近年来推出的《三伏》、《吃香》等,国产恐怖游戏大多以中式恐怖为背景,讲述本土特色浓厚的故事。
而《黑暗世界:因与果》却另辟蹊径,讲述了一个西方的故事。平行时间线下,专制公司以雷霆手段对社会进行控制,然而,眼前的一切似乎还暗藏玄机。
这款游戏耗费月壤工作室七年的时间来打磨,作为一款单线游戏来说,或许《黑暗世界:因与果》在我这里更算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本篇评测可能有部分剧透成分,请谨慎食用。
专制下的血泪
故事发生在1984年的东德,《黑暗世界:因与果》有着很多致敬《1984》的成分,游戏中重要的温斯顿研究院就是以《1984》中主角温斯顿·史密斯的名字命名,当然还有更多致敬成分,对《1984》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发现很多惊喜。
在《黑暗世界:因与果》的世界里,东德被名叫利维坦的公司操纵着,所有人从出生开始就必须遵守公司给出的规章制度,必须以公司给予的社会等级生活。
在这样的专制之下,玩家扮演的利维坦思想局Roam干员,丹尼尔·麦戈文,将利用公司的脑部潜入技术审问嫌疑人,为利维坦服务。
游戏中讲述了三个因利维坦而遭受悲剧的故事,其中我认为第一个被丹尼尔进行脑部潜入的人,肖恩,他的故事刻画得最为动人。
肖恩的故事让我看到一个可悲的父亲在被利维坦压榨后的无助,虽然游戏整体都是经典的反乌托邦论调,可是《黑暗世界:因与果》过分优秀的叙事风格与画面表达都让这款游戏的艺术性得到了质的飞跃。
肖恩故事中玩家一次又一次进入肖恩记忆中的家,看着他的女儿格蕾丝,一个幸福的小女孩一步又一步被崩塌的原生家庭吞噬。深渊从脚踝开始淹没利维坦的许多人,可玩家扮演的丹尼尔只是潜脑者,是忠于利维坦的干员。
无论是玩家还是丹尼尔都拯救不了任何人,看着希望的微芒破灭,我坐在电脑前眼眶酸涩。
剧情中玩家能够看到许多头部被电视机代替的职员,个性化被泯灭后,所有人的差别都只不过是显示器上图像的不同。这个设计让我联想到手机时代下许多人被屏幕框定的现实问题。
《黑暗世界:因与果》中对于专制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于资本剥削、女性悲剧的控诉都像是扎在皮肤里的倒刺,我们会看到哭泣的、头部被电视机代替的女性,也能看到和丹尼尔一样职位的干员因为潜脑而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虽然在除了肖恩的故事上,《黑暗世界:因与果》对于剧情的逻辑铺垫不够,导致仔细思考之下,部分剧情在逻辑上略有漏洞,但是至少我在游玩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月壤有想要向世界说些什么。
玩法与叙事的结合
很多恐怖游戏都想跳出单纯的“吓人”概念,无论是立意升华为目的的引人深思,或是悲剧艺术中的真情桥段,在恐怖游戏前端骇人的基调下,只会让人觉得割裂、难以沉浸,甚至无聊。
可《黑暗世界:因与果》中大多数吓人的环节都是有所铺垫设计的跳脸,虽然恐怖力度确实不高,但每一处都被当成是故事这张网中的一根线。就像是肖恩女儿的房间,同一个场景随着剧情递进的微妙差异,让跳脸的惊吓合情合理,并不出戏。
即便是大多数恐怖游戏都重点打磨的追逐战,《黑暗世界:因与果》中对于追逐战的设计也更侧重于和叙事相结合。追逐战中利用相机来对焦怪物进行驱逐,游戏中重要的两场boss战使用的都是这个功能,而相机的作用也是剧情上的重要伏笔。
相机的来历,为什么可以驱逐怪物,这一切的疑问在追逐战中不断形成丝丝缕缕的线,直到游戏故事进行到尾声才完成这一张包裹心脏的网。
随着剧情之网的编织,玩家对于利维坦的专制也会产生逐渐深入的了解,玩法中对于解密这一板块也有着独特设计。玩家会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一些名为规则追随者玩具的解密游戏盒,游戏盒的题目都是图形类的题目,很容易让人想到考公的一些题目,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相当具有中国特色。
通过这些谜题得到的收集物也可以感受到利维坦主张的社会价值,处处透露剥削与压迫的文字触目惊心。
除此之外的大多数创意玩法都是在潜脑过程中,月壤工作室对于潜入记忆这一玩法的解读别具一格,里面的许多叙事方式更是精彩。
记忆是人类主观意识的一部分,在《黑暗世界:因与果》中,随着游戏的推进,意识流的玩法与意向,会作为剧情推进的载体,把玩家一步步引入情感的漩涡。具象化的表现就是,玩家会看见自己变得渺小、变成光点等等,意向的变化与故事的隐喻环环相扣,在我看来这是《黑暗世界:因与果》最大的优点与短板。
隐喻的运用是中国人特有的浪漫主义,《黑暗世界:因与果》大约4-8小时的游戏时长中大量的隐喻并没有给出直白的解释,剧情上也有很多暗示的手法。这就导致部分内容事实上需要靠玩家的脑补,这就导致剧情上必然会有些许漏洞,最直接的就是公司拒绝发放退伍军人补贴后导致的悲剧。
由于铺垫内容实在有些少,在并没有被游戏中隐喻戳到的玩家眼里,《黑暗世界:因与果》的玩法会略显简单,带动玩家沉浸的小设计也可能看起来有些莫名奇妙。然,读懂隐喻的玩家则会惊叹于这在恐怖游戏中的极致浪漫。
当然,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是我的理解让我对《黑暗世界:因与果》的玩法与叙事结合相当喜爱。
结语
《黑暗世界:因与果》它确实不是一款能够让大多数人都认为堪称神作的游戏,太过于含蓄的叙事方式和注重创意而强度不高的玩法局限了本作的受众。
游戏本身更重要的问题是对于配置的要求有些高,配置较低的玩家可能会遇到相机无法对焦等问题,也希望这个问题能得到修复。
但总体而言,这款游戏对于玩法的创意和对故事的讲述都异常优秀,引人入胜的环节与情感的表露整体相当流畅。
《黑暗世界:因与果》在恐怖游戏这条赛道上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用强烈的视听体验,呈现出一个浓厚科幻风格的反乌托邦世界。游戏本身虽然在讲述一个东德平行世界的故事,但是叙事手法依然带有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整体在国产恐怖游戏中可以说走出了相当不错的一步。在我心目中,或许若干年后,《黑暗世界:因与果》或许也称得上是国产恐怖游戏的里程碑之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