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cam》试玩:在这游戏里你甚至分不清游戏和现实!真正的《地球OL》来了?

前言

最近几天,一款FPS作品的发售吸引了大批的玩家。

这游戏既不叫《使命召唤》,也不叫《战地风云》,而叫《Bodycam》——它甚至没有专门的中文译名。你可能没听说过它的名字,但你一定对它的实机演示画面有点印象。

因为,他太真实了,真实的不像是一款游戏。

02
重新诠释“画面天花板”

作为一款仅有两人开发的作品,《Bodycam》不仅凭借着那极度真实的画面引起了广大FPS玩家的注意,而且这游戏从亮相到上线并没有间隔太久,目前已经可以在Steam上玩到了。

这游戏《Bodycam》是款以摄像头视角为特色的FPS,它将这种视角和与现实相差无几画面结合起来,打造了一种颇有“战场记录仪”感觉的游戏体验,从目前游戏的表现来说,这种结合带来了相当拟真的沉浸感。

要是拿竞技游戏的标准来衡量《Bodycam》,那硬伤其实还挺多的,但你要是只把自己代入到士兵们胸前的那个摄像头,那么当今可能没有什么游戏能够比它更像现实里的枪战了。

虽然游戏现在还在EA测试阶段,但得益于虚幻5引擎的强大表现力,该作目前在枪战场景的还原上已经有模有样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游戏对局内几乎没有任何UI,只有可拾取的武器和队友才有个细细的绿框标注,并且在摄像头的视角下从暗处走到光下会暂时过曝,麦克风收录的枪声震耳欲聋,转动视角和移动有些拖泥带水的感觉,每次主角移动或奔跑时画面都会伴随着或轻微或剧烈的抖动,这也是游戏能在字面意义上让玩家玩吐了的原因之一。

另外,你要是多死上几次的话,就会发现整个游戏几乎都是围绕摄像头来构建的,甚至你的本体并不是那个操控开枪的士兵,而是他胸前的摄像头。

当你因为其他部位中弹而死时,通常会看到角色挣扎着倒下和一小段死亡视角;而当胸口的摄像头被击碎后,你会瞬间两眼一黑,只剩下屏幕反射出你帅气脸庞和一行短短的“失去信号”,至于你控制的小兵是死是活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写实这方面,《Bodycam》里无论敌我皆是打中一两发就会死,这使得双方的每一次交手都是一次西部牛仔般的美式居合,从开火到决出胜负可能只需要那么几颗子弹,只有大家同时马枪时才有清空弹匣的机会。

高度拟真的操作加上杀得快死得快的游戏节奏,可以想见这个组合并不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刚一发售时玩家对游戏的评价还只是褒贬不一,后来进行了几次更新和修复后才逐渐涨到了如今的多半好评。

虽然在目前看来,这游戏的可玩性还很差,游戏BUG多、优化不太好、人物肌无力等问题都是切切实实存在的。但“两个人做的游戏达到画质天花板”这事儿本身,就已经能证明《Bodycam》的伟大了。

03
打开潘多拉魔盒?

其实这游戏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并不是因为这两位开发者天赋异禀,实际上这游戏足以以假乱真的画面,正是靠虚幻5的Lumen光照系统和HDRI技术提供极具真实感的光照,以及从资产数据库中购买使用商用素材库中的建模和其他资源来达成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购买和使用素材这方面,这两人确实有些门道和经验,他们使用的Quixel Megascans素材库中的模型和贴图都是由实物扫描而成的,这也是为什么《Bodycam》中的纹理看起来比一些3A大作还真实的原因。

所以通过《Bodycam》我们不难看出,在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这种画面感极度真实的游戏当然不止于这一款。如果你对游戏圈有关注,可能会知道《Bodycam》不是唯一一个以“现实级画面”为卖点的射击游戏,此前一个名为《Unrecord》的游戏演示已经在引起过国内外玩家的广泛讨论,甚至大家讨论的重点都是“这视频是游戏还是显示”。

由此可见,如今已有一系列标榜着“现实级画面”的独立游戏在虚幻5的加持下仿佛雨后春笋般冒头,他们很可能会在行业内引起一阵新的震动。因为纵观整个游戏发展史,无不是靠着“技术达到目标,硬件突破水准,游戏灵活运用”这条发展路线一路走来的,尽管诸如任天堂之类更注重玩法的厂商选择了另辟蹊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正是如今大部分3A厂商正在走的发展路线。

因此,《Bodycam》本身好玩与否其实并不那么重要了,它那画面上的突破很可能已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至于游戏的画面应该多真实?硬件厂商能否跟时上这波浪潮?这些问题只能交由后来者去解答了。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