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线下展,游戏科学又在下怎样一盘大棋?

足印

福州、杭州,虽地名都带“州”字,然两地相去甚远。

作为一个base福州的游戏编辑,对杭州的印象全都来自于一些标签——

起初是“西湖、雷峰塔、白娘子”,

短视频风靡后变成“美食荒漠、西湖醋鱼”,

再到这两年,则变成了“游戏科学、黑神话悟空”。

托游戏科学的福,这是我第三次因为工作原因来杭州——前两次是为了试玩黑神话,这次则是有幸抢先观看了“《黑神话:悟空》艺术展”。

——————

2018年,游戏科学的创始人冯骥带着游戏科学的7人初创团队来到杭州,开始了创作《黑神话:悟空》的漫漫取经长征路。

虽然距今不过7年时间,但那时的游戏行业普遍想法就是“中国做不出3A游戏”,更不消说是能够跻身国际领奖台、影响全世界的3A大作。

曾在腾讯工作的冯骥选择在杭州创业并非偶然的决定。冯骥这个人其实是有些艺术家气质的,他曾提到:“杭州的文化氛围很适合做内容创作。西湖的宁静、江南的细腻,甚至连这座城市的雨天,都让人更容易沉浸在创作中。”

杭州这座城市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是南宋偏安之地,生活节奏比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慢一些,更适合需要创意的公司。游科创始人认为,中国的游戏行业充斥着“由成功产品反推的所谓的成功学”,没有人或者公司去认真推敲打磨产品。所以他们想把游戏做一门“99% 勤奋 + 1% 灵感”的严谨学科,而不是一桩跟风押注的赌徒生意,故将公司命名为“游戏科学”。

由此看来,“游戏科学”这个命名都和杭州不疾不徐的步调相互契合。

可以说,我对杭州形成的最终印象,是游戏科学带给我的,游戏科学在我心目中就是杭州的一张新名片。今年杭州市政府将游戏科学列为“杭州六小龙”之一,实至名归。

按理说,当一款游戏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之后,那么就算是将游戏设计稿和游戏截图打印出来办个展,都会有狂热粉丝上门买单。

但是当我抱着这样的心态走入展会现场,我发现我还是低估了游戏科学的诚意和深度。

——————

在现场能看到一系列以孙悟空为原型的单机游戏发展史。

早在红白机时代,日本就出了不少这类的游戏,当时的游戏介质还是像这样的卡带;从PS2、Wii时代起,主机拥有了更强的性能和更大容量的光盘载体,可以展现电光火石的劲爆场景,同时鸟山明的《龙珠》成为享誉国际的IP,于是以《龙珠》为基底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就开始了。

直到PS4的《大圣归来》,这种“日本人开发孙悟空单机游戏”的局面才被打破,只是游戏的品质并没有满足大部分人的期待;PS5世代,《黑神话:悟空》如平地惊雷,一下子将国产单机拔高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连日本顶流制作人小岛秀夫都拊掌叫好。

现在想来,都好像是在做梦,需要大圣一棍子把我打醒。

现场的等身雕像

——————

我当时玩的《黑神话》是PS5版,游戏的帧数只能说凑合,据说这是虚幻5的锅——这个全新的引擎有着巨大的资源开销要求。

据说游戏原本用的虚幻4,为了导入高实景扫描解算出的上亿面的模型、还原古建纹理等细节,中途改换成了虚幻5。也就是说,古建在游戏中的复现是在新引擎的加持下才成功完成的,我忽然觉得:能有个30帧也挺香的。

《刺客信条:大革命》在制作时,育碧的设计师对巴黎圣母院构造进行了1∶1的数字建模。2019年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事后育碧提供了建筑的三维扫描数据帮助修复重建,成为游戏界一段佳话。

《黑神话:悟空》不遑多让,云冈石窟、悬空寺、善化寺等古建都在游戏中得到高度还原,例如悬空寺的木质结构、云冈石窟造像的衣纹褶皱与面部神态等都被精细呈现。此外,晋城铁佛寺的宋代彩塑、西溪二仙庙的金代建筑群以及运城永乐宫的元代壁画等也在游戏中得以生动展现。这不仅让玩家在游戏中领略到中国古建之美,何尝不是促进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功德一件呢?

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很多3D打印的古建模型,同样是来自于现场的扫描测绘。游戏中的模样和现实中的复现相映成趣,再一次撩动了我去山西实地参观的念头。

——————

《黑神话:悟空》的美学成就毋庸置疑,游戏的场景、造景、风景,动画、壁画、连环画,无处不美。

早在游戏发售后不久,玩家们就催着官方出周边,手办、设定集、挂画、“吧唧”……“你敢出我就敢买”,甚至某鱼上还出现了将游戏中的“影神图”打印成册的个人卖家,居然也还有不少人买单。是否侵权暂且按下不表,人们对于游戏美术的喜爱可见一斑。在本次展览,官方出品的“影神图”总算现身。

要不是保安盯的太紧...

在展厅内,游戏高超的美术功底渗透到了展厅的方方面面,偏暗的色调、氛围照明、疏密排布、展品的质感,搭配官方正式出品的各类设定稿、手办雕像、长卷模型……诸多游戏中的元素在现实中复现,又一次成功将我拉回到那一段游戏发售时大感惊艳、不眠不休、激情澎湃的日子。

游科甚至还设计了“坐火点”,另外我背影像18岁白袜男高吗?

如果说黑神话游戏让以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画面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在虚拟世界中重现,那么黑神话展览让这些本来只存在于赛博世界中的东西在现实里重生。

是的,我看到的时候,除了“卧槽”以外啥都说不出来

这个高度达到近三米的灵吉菩萨的头颅,极具视觉冲击力,逼真得好像下一秒就会睁开眼睛。

而他对面的就是那个无头僧人,二者相映成趣,“黄风岭,八百里,曾是关外富饶地”的陕北说书呼之欲出。

还记得每关末尾结算画面时的仿古壁画吗?独立出来欣赏,就会发现每一幅画都有非常多的细节,犹如《最后的晚餐》,但在游戏中,它们只作为背景图出现,很容易就被大家所忽略了。

这幅画原本是打印件,但很明显能看到有后期毛笔添加的痕迹,据说是杨奇在开展前一晚所为,寥寥数笔,境界顿时不凡,足以窥见其功底。

很多首次公开的原画,足以平息许多流言和揣测。其中就有流传甚广的关于“狮驼城”的设定,在此不多剧透,有兴趣可以现场来看。

劝你来看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本次艺术展每一位购买门票的观展人,哪怕是半价票用户,都能免费获赠一本沉甸甸的精装《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原画集,这本画集论品质和分量,是在市面上能轻松卖到三位数的程度,而这个展的全价票也只要60而已。

更要命是,这次展览显然不仅限于满足玩家的情怀,它甚至注入了更多的思考,例如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究竟为何迷人?神话故事的浪漫究竟源于何?游戏作为第九艺术如何跨界?……

《黑神话:悟空》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商业上成功的国产3A,它想做的,还有更多。

——————

全场500多件展品,件件精致,我纵使走马观花,也看了好半天。

一边看展,我一边在想:这4年里,他们是怎么不要命似的把这个游戏搓出来的,怎么一点一滴抠细节,怎么花费数个月、数年的时间来打磨一个特性、一个场景、一个人物。

这种投入而专注的精神状态,在中国游戏行业中真的是奢侈品;而将一款游戏拆解成一场细节上同样经得起退敲的展览,更是独一无二的稀缺品。

展会中有一面荣誉墙,一排游戏所获的奖项,让我想到去年国内关于“黑猴”是否能够入列TGA年度游戏的激烈讨论。只要有人说“中国人的游戏中国人喜欢就好,不需要国外的肯定”,就一定会有人引用游戏中的话来回复:“若不披上这件袈裟,众生又怎知我尘缘已断、金海尽干?”

《黑神话:悟空》这样的国产3A世不二出,但它的成功并非孤例。无论是曾经的《大圣归来》动画电影,还是最近的《哪吒2》,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如果你在做一件大家公认很争气的事情,那么你永远不会缺乏民众的支持。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