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人之下游戏试玩:把Kungfu装进游戏这个瓶子里

一年前,魔方工作室群在B站上线了一条预告片,一时引得社区讨论纷纷。

早在8年前《火影忍者手游》刚刚上线大火时,彼时官方账号的评论区下就涌入了一批玩家,持续不断地表达对于魔方再接再厉推出一款纯正3D格斗游戏的期望。这一次也终于圆了玩家们的心愿。

7年过去了,这一次的魔方工作室群则端出了以热门国漫《一人之下》进行改编的异人之下游戏,不得不说也算是一次让“KungFu回归正统”的决定。

至于产品实机PV中所引用的李小龙曾经所表达过的哲学思考,如今更是化为互联网知名Meme。

Be water, My Friend!

不过比起结尾的经典语录,其实有一段对于功夫的形容,或许才更值得我们去注意。

“功夫如水,

入杯,即为杯;

入瓶,即为瓶;

入壶,即为壶。”

如何将功夫,以及咒术、道、炁等传统文化装入游戏这个载体,毫无疑问是一项挑战,魔方工作室群要如何解决从2D格斗迈向3D格斗这一完全不同的领域,也令人期待。

于是,11月23日,收到来自腾讯魔方工作室群的邀请,我们前往了距离李小龙故乡顺德一水之隔的广州市紫泥堂试玩了异人之下游戏。

实际上手了本作之后,我想,本作的质量乃至如何将“功夫”这一题材装入游戏这里个瓶子里,是有着许多值得一说的。

把Kungfu装进游戏这个瓶子里

若要提到将中华武学装入游戏这个载体,我想22年由法国人所开发的《Sifu》一定是许多玩家第一时间脑海里闪过的作品。其极具考究的白眉拳动作和武学交互,一度让国内玩家感到复杂的情绪,“国内咋做的还不如法国人”。

但倘若真要把《Sifu》直接从PC游戏这个“壶”里装进多端游戏这个“瓶”里,恐怕体验未必会好,尤其是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PVP。怕是移动端的玩家得搓的手指生疼。

好在正如李小龙先生所言,功夫如水,可以适应各种容器。

借用坐在我隔壁工位的“街霸痴”——阿鉴的话来说,搓招什么的都只是格斗游戏的表象/门槛,真正玩的其实还是资源管理、立回和心理博弈的“石头剪刀布”。

在我看来,异人之下游戏正是抓住了武学和格斗体验的核,而在外表的形态上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融入到多端游戏这个“瓶”里。

格斗游戏本质是猜拳(迫真

与我去过的不少游戏线下试玩不同,异人之下游戏的项目组似乎很“懂”玩家。既没有各种“商业互吹”,也没有一眼“假大空”的画饼。简短的开场后直接请了两位战斗策划上来,非常详尽地和大家讲解了一遍战斗系统的各种细节,然后就直接将游戏甩给大伙玩了。

游戏的核心博弈简单来说就是三角克制,技能可以打断普攻,防御可以防下蓝光技能并且发动反击,普攻每一段命中防御状态的敌人会自动转化为投技破防。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格斗游戏基础内核,但市面上却还是有着大批的“伪”格斗游戏没法闭环的逻辑。

大概是这么个逻辑

围绕着最基础的内容,异人之下游戏也把大量的优秀格斗游戏里常见的系统都给配置上去了。

完美闪避和防反,在PVP中似乎会存在一定争议的系统,实质上非常好地融入到了本作的高速交互战斗当中,对局后盘的高压环境之下,这或许就是高手间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手。

合理规划且清晰的战斗资源,游戏也有着明确的需要消耗资源的“强制取消”,游戏没有像许多不成熟的作品那样无脑堆砌战斗资源,而是用“体力豆”将玩家绝大多数的操作行为比较自洽地统合起来。额外争取进攻机会和闪避都需要消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玩家的发挥和推动玩家做出决策。无脑的倾泻资源和一直龟着在战斗中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在这样的框架下,只要将战斗手感做好,一款出色的、可玩性优秀的PVP格斗游戏基本上就八九不离十了。而本作的打击手感和动作设计,也算的上是出彩的加分项之一,不论是受击的反馈还是对玩家正确决策“精防精闪”的奖励音效,都能够带来很不错的正反馈。动作上也有许多直接诞生自传武的招式动作,即便在三渲二的表现下,人物体态的发力逻辑都是看得出来的。尤其是兼顾了移动端的情况下能做到这个表现,已经值得夸奖。

许多玩家在看到PV后怀疑表现实机无法实现,当天在现场可以说是确实达到了如此质量

到这里,游戏想要成为一款合格乃至优良的3D格斗游戏,已经有了基础的保障。目前我们试玩到的版本里,也能够看出制作组的战斗策划们是真的有点东西。开放的角色当中,也有着许多在拳脚操作上、节奏逻辑上、资源倾斜、技能特点上做出独特构思的角色,可以说绝大多数角色都做出了差异化。并且依托于身外身这个额外的公共技能池,本作的战斗部分表现可以称得上是出彩。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操作手法各异、战斗特色不同的角色们也很好地融入到了IP原有的角色框架之下,也从原作中发掘出来了一些具有潜力但缺乏描写的人设。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原作作者米二老师的监修下,在战斗层面得到了性格特色突出的他们,是一种角色的补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游戏在IP改编上的表现。

漫改作品下的一个优质回答

不知道从何时起,“漫改”“IP改”在玩家严重逐渐就和“低质”“割粉丝韭菜”挂上了勾。一方面是,确实在这个赛道里充斥着大量水平低下的纯花瓶作品;另一方面,IP本身带有的叙事内容和设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玩法设计的发挥。

《一人之下》原作当中本身就有着不低的战斗比例,其中的功夫、咒术、道家、炁等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更是为格斗游戏改编留下了良好的设计空间。在魔方本身就擅长的格斗游戏这个赛道,《一人之下》几乎可以说是在国内IP里最适合的他们的。

而原作的米二老师,也是对本次的作品改编格外上心。在整个开发过程当中,一直有和项目组一起频繁沟通和讨论。也在深挖许多原作没有深入描写的小角色上提供了很多建议。可以说,游戏里那些原作拓展的部分,对《一人之下》本身原作的设定是有相当高的还原度和忠实度的。

《一人之下》原著漫画作者:米二

制作组用心,原作者上心,加上作品本身和玩法的契合,可以说异人之下游戏是一次漫改作品开发的强强联手。

对比起许多的重度PVP游戏缺失单人玩法和剧情,异人之下游戏不仅给到了一个优秀完整的PVP内容,也在单人的PVE剧情模式里狠狠下了功夫。

就我们当天所玩到的三个关卡,游戏在单人部分的演出给到是十分充足的。并且没有仅仅只是拘泥于大致的剧情脉络还原。

要知道,漫画很多时候的分镜逻辑直接套用到电影化演出的时候是很奇怪的,目前的几个关卡里可以看得出来制作组在表现力上给到的相当不错。也拓展了很多原作没有的视点,同样的一个事件会被以更加完善和逻辑清晰的状态在关卡流程里展现。

对于很多需要震撼性的演出环节,游戏不仅是过场演出配置丰富,也进行了游戏化的改造,让玩家能够有真正带入到游戏中的体验。具体是原著的哪段目前还不能透露,但可以说是能够让“原著粉”一本满足的呈现。

可以说,异人之下游戏在“如何漫改游戏? ”这个问题下交出了优质答卷,在玩法上做到了和原作融合且好玩,在服务粉丝上也毫不含糊。

毕竟,制作组和原作者都用心,玩家和粉丝们才能都玩得开心。

值得期待的未来

结束试玩回来,对手游不是很感冒的我也默默给这个作品添加了关注。

目前的游玩体验给试玩的我们喂了一颗定心丸,在我看来,作为3D格斗游戏,他的游玩内核是稳定且有着不错质量和出彩的一些巧思的;作为漫改作品,他在质量上没有敷衍,制作组和原作者都尽心去为这个产品认真打磨了。

异人之下游戏,相信会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游戏目前也正在招募第一次测试的玩家,感兴趣的朋友门可以填写链接,一块来试试它的水准啦,相信不会让你失望。

官网招募链接:yirenzhixia.qq.com 截止时间:12月5日 23:59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